触摸手机文学市场爆发点
上下班坐车路上、会议间隙、候机时候等闲散时间累积起来,或许就能读完一部完整的小说。时下,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他们有的不是在发消息或玩游戏,而是在阅读电子书籍。其实,这样的“拇指一族”已经不在少数。今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给出了令人惊讶的数据,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上下班坐车路上、会议间隙、候机时候等闲散时间累积起来,或许就能读完一部完整的小说。时下,在地铁、公交车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专注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他们有的不是在发消息或玩游戏,而是在阅读电子书籍。其实,这样的“拇指一族”已经不在少数。今年4月发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给出了令人惊讶的数据,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
有文化界人士大胆预测,手机文学将成为继网络文学之后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新文学形式。中国的3G时代已经到来,谁能说不会兴起一个同样繁荣的手机阅读时代?近日,由空中网和多家知名出版社、报社联合举办的“手机新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如何开辟这一国内的蓝海市场成为业界的新议题。
注入内容“兴奋剂”
作为国内领先的无线互联网门户,空中网早在5年前就已开始探索手机文学在中国的可行性。目前,空中网的小说频道已经成为国内最活跃的手机阅读阵地,每天有超过100万用户通过空中网小说频道进行掌上阅读。然而,对于像空中网这样的内容供应商来说,制胜点和致命伤都在“内容”二字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用户所关注的手机小说内容最主要的是原创类型,比例为38.7%。也就是说,用户在阅读手机小说时,更希望看到新鲜的内容,而不是对于互联网或者纸质小说的简单复制。但由于篇幅和阅读介质的问题,在很多作者看来,手机小说创作难度比其他小说都要来得大。
畅销职场小说《ob电竞》作者崔曼莉告诉大家的经验是:“我可能把故事节奏变得更快,让读者在十几个字、二十几个字的时候追着往下看。手机通用屏幕一屏能容纳多少字,这个字数就是手机小说的基本节奏,吸引读者一页一页追着往下看很重要。” 就好比好莱坞大片每隔十几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崔曼莉认为作者要时刻让阅读者产生兴奋点,因为手机与电脑、书本不同,它处于移动状态。如果在移动时的一段零碎时间里不给出一个兴奋点,读者很可能就会放弃,下一段零碎时间不会再继续阅读。
有人认为,50万字、30万字的大篇幅,甚至20万字、10万字的中长篇幅,都不太适合手机这样的移动载体。但崔曼莉并不苟同。“不应该由于手机屏幕小就限定它的长度。故事可以写很长,让读者在一年两年里都沉浸在这个故事当中,这是很有意思的尝试。”
已拥有一批忠实“粉丝”的网络小说作家江南则体会到,手机文学就是节奏与传统小说不同,手机屏幕小,翻页字数少,节奏要快,文字要简化,如果有修辞和太多比喻可能会产生阅读障碍。在江南看来,手机很接近网络,它的流通比较简单,区别则在于屏幕大小。“因为它是一个新产物,很难说你写10万、8万字最好,很可能有人发明一个写法,怎么写也不疲倦。”
作为出版人,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认为网络上的优秀作品未必在手机上也受欢迎。因为手机文学有它的特点,要求更高,五万字就要打动人,这对很多通过写字挣钱的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提出:“如何在特定的篇幅内体现作品价值,是‘内容为王’的最大难点。”
多年以来,网络小说的盛行催生了一群“追文”者(在网络上跟随作者连载),他们耐着性子在网上蹲“坑”(网站上连载的原创文章)。“这种创作形式以后未尝不可能移植到手机创作上。”北京阅读纪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开设想,未来手机小说或许也会像如今的网络作品一样,掀起一股在线创作风。即小说作者不一定马上给大家一个结局,可能三天上传一段,一个星期上传两段等等,让大家追随故事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探索分成模式
日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亿人,其中不少人从手机使用者成为手机阅读者,最后也加入到原创作者群体中来。如今,这股活力正在加速弥漫着。用崔曼莉的话来说:“对于很多读者来说,手机变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图书阅读器,既然手机成为图书阅读器,通过这个阅读器卖小说内容的人一定会赚钱。”提到赚钱,不可回避的问题摆在眼前:手机文学应该用怎样的盈利模式,才能鼓励这支日益庞大的原创队伍?
作为出版策划人,侯开表示:“我们希望类似空中网这样的公司能探索一个比较好的收费模式。比如说一部小说手机阅读定价三块钱或五块钱,把相应成本扣除掉,空中网和内容提供商,包括出版公司像崔曼莉这样的优秀作者,大家探讨一个分成模式。”
如果像侯开所言那样,就有人会担心:下载一部手机阅读只要3元,然后再转发,这样的盗版模式不可能不影响手机文学的盈利。对此,侯开似乎颇为乐观:“盗版问题在手机文学领域比传统出版要少得多,看一部小说只要两三元钱,多则5元、8元,大家未必非要买盗版,并且你喜欢这个故事,别人未必喜欢,这个倒不必担心。”
手机文学一旦形成盈利模式,更良性的发展应该是产业链,就比如有人创作,有人发布,最后有出版业做成纸质作品。侯开认为,这种未来的结合不会很远,其中主要考验的是各方面的合作。
比方说,一部作品放到像空中网这样的无线阅读平台上,也登上像收费VIP阅读平台,然后再出纸质图书,同时又向台湾合作伙伴输出繁体版权,向日本、泰国、韩国输出外文翻译版权,还有向华谊兄弟合作推广这部作品的影视改编权,一条由手机文学起头的产业链就联动起来了。“只要我们这边协调到位,各个环节把控到位,使同一个内容资源在不同载体、不同时空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侯开如此展望。
记者了解到,从收费模式上看,目前手机阅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移动运营商门户下载或在线观看,运营商收取单次或包月的费用。费用中的流量部分归运营商所有,而业务内容的收入由运营商与小说的版权提供商分成。第二种是采用免费WAP网站的形式,用户只需要在相应的无线网站上注册,即可登录阅读或下载部分手机小说,另一部分内容则通过资费卡等形式向用户收取费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表示,“从产业链来讲,手机媒体有一个很大的链条还没做起来,尤其在内容服务提供商这方面。如果他们真正做起来了,对整个产业链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他们提供给用户的内容体验不够丰富。”而要让3G从单纯的技术演变成市场价值,被广大用户接受,关键需要解决运营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分成矛盾。
企业陆续布局
“我隐隐觉得,一场由载体的变化而带来的文学革命正在远远地到来。”2004年6月,当著名青年评论家谢有顺手捧中国首部手机短信连载小说《ob电竞》的文稿、成为它的第一个读者时,他内心产生了这样的预感。
说起要打造国内第一批手机小说家,不应忘记中国手机短信小说第一人———千夫长,正是这位长期活跃于广深两地的著名作家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2004年抛出了《ob电竞》,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文坛的激烈论争,这部60篇每篇70字总计4200字的连载小说更被自称为“文化商人”的千夫长成功地商业运作———被北京的华友世纪通讯公司以18万元购得手机短信连载版权,随后又被跨海而来的台湾勤创公司以更高的价钱买断了该小说在台湾的版权,从而创下了每字100元卖断海内外手机版权的奇迹。千夫长坦承在《ob电竞》上取得的收益已达税后50多万元,被媒体誉为“文字最昂贵”的作家。而当时即有业内人士指出,手机小说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引领新的消费潮流,营造一个新的业务高峰。
自2006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手机阅读便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以日本为例,2003年日本3G业务大量推出之后,其手机图书出版额达到20多亿日元。随后市场呈现爆炸式发展,2006年达238亿日元,2007年猛增至400亿日元。日本手机图书出版以每年平均超过100%的速度连续增长,相关的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
2006年,《ob电竞》的横空出世更引爆了手机小说的热潮。作品在“魔幻岛”网站上发表后获得了巨大成功,累计点击量达2672万人次,该书出版后一个月的销售量就达100万册。《ob电竞》除了小说外,还出了漫画版,而后改编成的电影上映2个月票房突破40亿日元。其后,电影主题歌也成为流行单曲,唱片和电视连续剧接连问世。从手机小说到纸质图书到电影、音乐专辑、电视剧,《ob电竞》成功地打造出了一条完整崭新的文化产业链。《ob电竞》的新型商业模式给日本出版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并彻底改变了日本出版人的观念。而后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的出版社和作家,也纷纷涉足这一新兴领域。
虽然我国3G发展较晚,移动出版业务发展相对滞后,但相关厂商同样普遍看好手机阅读市场,并开始各自布局。据悉,目前手机小说的主流模式还是将传统图书或网络图书做成手机版,而为手机用户打造的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并不多。
据悉,除了8月即将启幕的空中网手机新文学大赛外,近期国内各内容服务提供商动作不断。日前,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旗下盛大文学无线公司与卓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手举办首届 “3G手机原创小说大展”活动,以一字千元的高额版权金征集优秀的手机小说,打造国内第一批手机小说家。而为了鼓励内容创作,原创文学网站“红袖添香”正式发布了一项名为“2009移动阅读计划”的发展项目。据悉,参与该计划的作品,“红袖添香”将会按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提供的作品收入数据与作者进行分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shkeling.com/2009/09/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