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之火下的思考:何不深挖本土IP
最近有关手游圈维权的事件不少,从东映联合DeNA、完美抓《ob电竞》到这两天的的《ob电竞》侵权事件,都反应出国内外厂商开始重视国内市场。如果说在2013年初,中国手游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尚处于“孤岛”状态的话,那随着去年一整年中国手游市场发生的“井喷式”发展,这个产出价值112亿,增幅达246%的新兴市场显然已经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关注,以至于维权这种事已经从国内圈子烧到了国外。
ashkeling报道 /这年头偷什么东西最值钱?笔者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绝对不是银行库房和小马哥的“闺房”,而是一个“黄金IP”。
最近有关手游圈维权的事件不少。如果说在2013年初,中国手游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尚处于“孤岛”状态的话,那随着去年一整年中国手游市场发生的“井喷式”发展,这个产出价值112亿,增幅达246%的新兴市场显然已经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关注。
在App Annie最近发布的2013年度报告中,其更是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4国称之为“金砖4国”以显示这些地区手游市场的高速发展态势,据其报告显示,“金砖四国”在过去一年中有 1.8 倍的下载增长和 2.7 倍的收入增长,而这一数据还没考虑到中国市场根本无法使用Google play。
但IP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论是动漫还是武侠IP,其版权拥有者自然不愿意坐视其知识产权权益被肆意滥用,于是就有了去年金庸先生联通畅游完美进行维权风暴的事件,但那时的维权从某种层面来说,还是属于国内游戏圈内部的事件;现在随着东映、DeNA介入国内维权活动,这或代表着国外的文化、游戏产业已经盯上了中国手游市场这块新晋香馍馍,而《ob电竞》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国内有钱的金主纷纷出手购买国外IP,维权将成为肆虐行业的常态。
不过到底是盗的快,还是买IP维权快?显然是前者。
从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更愿意看到原创产品的出现;让而对焦虑的国内手游业来说,很少有人有耐心靠自己来孵化品牌。买、或者盗,是两种为了追求速度的选择。
国外IP虽然看起来“来势汹汹”,但对于国内本土IP资源来说,在国内根植出的“土和尚”的影响力比起外来的“洋和尚”未必就显得逊色。
事实上,在2013年里国内手游市场上出现的超过60款“千万级”产品中,只有5款是来自国外的产品。而在国内产品中除了传统的三国武侠外,像网络文学大神大家三少领衔制作的《ob电竞》几乎是单纯依靠着“唐家三少”这块招牌的支持跨入千万俱乐部的,这证明了国内的优秀IP、大神作者同样具有强大的吸金能力。
国外IP虽然看似“高大上”,但其文化差异因素以及普遍高昂的授权金都是阻碍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因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IP的“接地气”,虽然看似“土”,但国内绝大部分的IP价格都处于厂家可以接受的程度、或者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来降低价格。
那国产IP的来源有哪些?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可待深挖的IP品牌,以下笔者罗列一些供大家参考:
热门电视剧:除了金庸戏外,其实每年都会出现不少热门一时的电视剧,比如去年很火的《ob电竞》、《ob电竞》等都是可以改编成游戏的电视剧IP。使用该IP的难度在于你猜不到哪部电视剧会火,所以必须提前多点撒网。。。
热门综艺节目:在《ob电竞》之前,大概不会有国内游戏人觉得一款综艺节目能改成游戏还能获得超高的下载量;湖南卫视用远超一般游戏商的嗅觉做出了让内行都震惊的成绩,如果现在还不去关注综艺节目,你就真的是Out了。该类IP的使用难点在于对市场热点的敏锐嗅觉。
电影角色/主题:Kabam用《ob电竞》证明了热门电影改编游戏可以获得成功,Gameloft随后用《ob电竞》跑酷版证明了这个主题。一个依靠电影配角开发的跑酷游戏都能成功,这足以证明热门电影对于一款游戏的提携作用是多么巨大。该类IP使用起来的难度并不高,但一旦做烂,那估计下次就很难再受到电影版权商的青睐了。
国内原创漫画:或许大家对国内原创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停留在“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网络文学大神之中,其实这些年来国内原创漫画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年收入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漫画家群体,这些作者的作品在漫画爱好者中具有非常高的号召力。而目前国内只有蓝港宣布将改编“十万个冷笑话”,其余的还尚未被挖掘,亲们你们还在等什么?漫画类IP的使用难点和网络文学类似。
国内游戏人“迷信”RPG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怎样的IP适合怎样的玩法的产品,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样,为什么行业对一些IP无法下手,难度在于跨界。
我们会做游戏,但也只懂游戏,这是悲剧的地方。
理解IP的前提,是你要站在IP的世界思考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shkeling.com/2014/02/14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