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日本主要手游厂商业绩对比
昨天我们比较了日本六大传统游戏厂商的成绩,今天我们再来看看2015年第一季度日本主要手游厂商的业绩对比。该季度最大的变化自然是mixi在营收上超过GungHo成为日本收入最高的手游公司,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19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的营收、营业利润出现环比增长,6家公司出现环比下滑,日本手游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ashkeling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ashkeling报道/ 昨天我们比较了日本六大传统游戏厂商的成绩,今天我们再来看看2015年第一季度日本主要手游厂商的业绩对比。该季度最大的变化自然是mixi在营收上超过GungHo成为日本收入最高的手游公司,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19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的营收、营业利润出现环比增长,6家公司出现环比下滑,日本手游市场两极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注:文中汇率按照2015年5月22日11时:100日元=5.12人民币 进行计算
Q1日本手游市场规模约为2300亿日元
下图为19家日本主要手游公司的业绩,作为参考LINE、Nexon的移动事业的业绩也一并加入,需要注意的是只有CA选用的是“Ameba事业”和“游戏其他事业”这两个业务板块的合计值。
21家公司2015Q1业绩对比(没有%的就是实际业绩)
我们按照营收和营业利润的增减将这16家公司进行分类:
增收增益组:mixi、AXELMARK、VOLTAGE、Klab、A-TEAM、COLOPL、GungHo、Aiming
增收减益组:DeNA、IGNIS、CA
减收增益组:GREE、cave
减收减益组:CROOZ、mobcast、enish 、alt plus、DRECOM、gumi
与上一季度的数据相比,营业利润出现赤字的公司从5家上升到7家,并起其中赤字最严重的还是上市不久的gumi。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赤字的公司在该季度的营收均不足100亿日元(约5.12亿人民币)。
mixi终于实现对GungHo的超越
上季度的分析中我们就曾经提到,mixi很有可能在2015年Q1实现对GungHo的超越,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该季度mixi以微弱的优势超过GungHo成为该季度收入最高的手游公司。
7家公司2015年Q1 营收对比
而在营收不足100亿日元的公司中,新上架的gumi来势汹汹,营收擦好哦过了Klab、DRECOM等老将,Aiming也逼近了先头部队。19家公司中刷新单季度最好业绩的只有mixi、VOGTAGE、A-TEAM、COLOPL、Aiming、CA这6家公司。
Q1营收对比(左起:Nexon移动事业、gumi、Klab、CROOZ、A-TEAM、Aiming、VOLTAGE、DRECOM、enish、mobcast、AXELMARK、alt plus、cave、IGNIG)
营业利润两极化明显,7家公司赤字
该季度营业利润超过20亿日元(约1亿人民币)的公司有6家,其中mixi增幅最高。这也使得原先TOP3的阶梯形排列变成下图中第一第二远超第三位的特殊情形。与上一季度相比排名发生变化的还有GREE和DeNA,只不过DeNA是增收减益而GREE则是减收增益。需要注意的是GREE的增益主要是来自对宣传费用的控制。
Q1营业利润对比(左起:mixi、GungHo、COLOPL、CA(游戏+Ameba)、GREE、DeNA)
而在单季度营业利润不足20亿日元(约1亿人民币)的公司中,首次亮相的gumi和Aiming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状况。gumi饱受负面消息困扰在财报发布前大幅修改财报预期,成为该季度成绩最差的手游公司。而另一方面Aiming则成为这一梯队的领军人物,市场前景良好。该季度营业利润为赤字的公司共有7家,其中cave连续3个季度、alt plus连续4个季度赤字。
Q1营业利润对比(左起:Aiming、Klab、A-TEAM、CROOZ、VOLTAGE、AXELMARK、DRECOM、mobcast、cave、IGNIG、enish、alt plus、gumi)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手游大厂们的综合表现,营收方面虽然仍保持整体增长的趋势,但涨幅略有钝化。而且一季度手游大厂营收涨幅的2/3几乎都是由mixi完成的。
手游大厂营收累计(右侧上起:CA(非原生手游)、GREE、DeNA、CA(原生手游)、COLOPL、LINE、mixi、GungHo)
而在营业利润方面则出现了久违的大幅增长,上季度手游大厂们的累积营业利润已经恢复到2014年1~3月的水品,而该季度则进一步提升。mixi、GungHo、COLOPL三家公司营业利润涨幅均达到2位数,而作为领头羊的mixi和GungHo贡献最为突出。
手游大厂营收累计(右侧上起:GREE、DeNA、CA(游戏+Ameba)、COLOPL、mixi、GungHo)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shkeling.com/2015/05/215838